原标题:“只想为家乡做点事”——农村青年陈刚返乡创业扶贫记
8月的太阳还有些炙热,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一派生机,互不相让的庄稼吐出缤纷的色彩,红的、白的、紫的、黄的争奇斗艳,预示着一个丰收的秋天即将到来。
记者在张楼乡走访中,听说赵集镇在外务工的青年陈刚,看中了张楼乡的地理优势,在老君村自主创业办起了企业,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,对贫困户帮扶作用明显,就随即采访了陈刚。
初识陈刚
个子不高,话语不多,一双睿智的眼睛,这是记者对陈刚的第一印象。
1974年出生的陈刚,18岁时接替父亲到彭桥粮管所上班。1996年,当改革的春风吹热打工潮时,粮管所鼓励年轻人为国家减负,走出去干事创业。1998年,怀揣梦想的陈刚远赴云南大理,向校油泵的表哥学艺,一年后,陈刚就与哥哥陈红伟另立门户,开始做起校油泵生意。
“回想在外创业的每一步,离不开兄弟间的相扶相携,离不开自己的辛勤努力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返乡的想法越加强烈,想为家乡做点事的念头与日俱增。”陈刚说。
2016年,已做了3年电子行业、积累了相当多资源和人脉的陈刚,嗅到了家乡经济发展急需技术人才的机遇,经过与哥哥陈红伟商议,兄弟两人开始在家乡赵集镇办起了电子厂,为广东企业代加工产品。
为了扩大生产规模,2017年10月,经过陈刚的多次实地考察,他和哥哥共同举资200万元,在张楼乡的老君村注册成立安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。
投身扶贫
“我没有弟弟有文化,当初考察厂址,都是他跑前跑后,张楼乡距离市区很近,老君村又是乡政府所在地,我们最终把电子厂落户张楼,这与乡政府和村里的支持分不开。”陈红伟说。
老君村是张楼乡的贫困村,为发展村集体经济,老君村想方设法广纳贤才。“听说陈刚要办企业,我们村里多次和他联系,协调场地、拉线送电,号召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到电子厂务工。”老君村党支部书记孙敬照说。
“得知老君村是贫困村,我们尽可能地为乡亲们多办实事。”陈刚说,“在家办厂,实现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,提高了他们的收入,平时厂里实施计件工资,也方便照顾家庭。”
如今,在安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的工人有54人,都是附近的村民,月平均工资2800元左右。
老君村贫困户周月菊,两个孩子上学,丈夫患病,还有一个73岁的婆婆需要照顾,每天接送完孩子就到电子厂上班,月收入近2000元。“电子厂离我家只有3分钟的路程,厂里又是计件工资,多劳多得,有时间多干点,忙了就照顾家里,日子越过越好。”周月菊说。
同是老君村的八组贫困户王玉英,也在电子厂务工。“王玉英的老公和儿子都常年有病,两个孙子还在上学,全家租房居住,生活十分拮据。”陈刚说,“对像王玉英这样的贫困户,我们会尽力给予帮助。
记者见到王玉英时,患有心脏病的她正在专心致志地工作,看到记者,她流着泪说:“感谢电子厂给了我一份工作,为了家庭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。”
美好愿景
“创业办企业,一般分为三个阶段:前段、中段和后段,我们现在正处在关键的中段,也就是说,通过近四年时间打拼,企业目前每年可以为广东代加工锂电池1000多万块,每隔3天就要向广东发货,订单不是问题。”陈刚说。
据了解,目前安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,已经在赵集、张楼和汲滩等乡镇建起了代加工点。
随着家乡经济的发展,近年来返乡创业的人员越来越多,已经成为一种趋势。对此,陈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寻求外地企业在家乡落户,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,是过去招商引资的办法,现在打工潮已经开始向返乡潮演变,在外地学到一技之长或有了资金积累的家乡人,都想着叶落归根,想为家乡的发展,为乡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这就需要家乡有一个宽松的营商环境。”
那么,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,助力家乡的经济发展?基层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具吸引力?陈刚建议:“创办企业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,一是资金,二是场地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目前的场地问题就很重要,我现在租的都是个人家的住房,生产条件很受限制,所以,我希望相关部门,能够给我们这些想为家乡做点实事的创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平台,并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,解决流动资金问题。”
据悉,陈刚正在召集更多的同行早日回归家乡,并开始筹备建新厂的用地工作。但愿归巢的凤凰能够在家乡的这片热土上,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,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和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。(李永先)
稿件来源:今日邓州
责编:林海燕
责任编辑: